茶圈阿斗第八集:建盏崛起——让人又爱又恨的产业将去往何方?

建盏,是怎么从默默无闻的收藏品发展成为茶器圈的顶流?它都经历了些什么?什么原因让它火遍全国?而那些备受诟病的乱象如何产生的?巅峰之后建盏是否可以摆脱困境?未来的前景是倒退还是发展?
让我们梳理建盏的发展脉络,或许可以一窥端倪,走出迷雾,回归理性。
跌跌撞撞的成长史--文玩到茶器的转变
1981 年,科研小组虽然公布了所研发的仿制兔毫盏,但在那个冰箱、彩电、洗衣机并称三大件的年代,还在为生存而奋斗的年代,并未引起什么波澜,在 2000 年以前,从事建盏的匠人只为数不多的几位前辈坚守,他们更多地是以“仿古”的名义在各类里文玩市场,向外界发出微弱的光,在那个交通不发达、信息不通畅的年代,老一辈的手艺人,用爱发光,一坚守就是十几二十年。这时期的仿制建盏,披上仿古的外衣,成为收藏界青睐的对象,在小的圈子里流通,为这群人提供炒作的话题。05 年厦门春拍会上,一位来自建阳的建窑专家拒绝在拍卖成交文件上签字,而引发热议,也许是建盏在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话题之一。

图片2006 年的时候,建盏迎来了第一个转折点,有一群日本的炻器爱好者和广州东莞的岩茶爱好者,为他们的茶寻找更合适的器具,在建阳的文玩市场里穿梭,几万元一只的老盏仅是为了更好的品茶,这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举动,却是建盏当代发展的萌芽期。

建盏文化的基石
建盏,无疑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受益者之一,也是文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制造大国的成就和四万亿的经济剌激下,催生出许多中产阶级,这些人开始寻找精神层面的满足,来自东边小国日本所保留的相对完整的文化基础,配合建盏,正好弥补这一文化的断层巧借宋文化当红的这股文化的东风,建盏迎来了第二个转折点。在钢材市场拨弄风云的当地人回到建阳,在杯盏交错中从文玩朋友口中得知,建盏在文玩市场的火热,商人的直觉敏锐地嗅到建盏由文玩到茶器的转变,于是开始转换跑道,成为入局最早的一批人。

正在寻求文化与旅游上发力的当地政府,顺水推舟地大力支持,由此开启了一段长达近十年的上升期,而做为建盏的发源地的建窑遗址却是一片狼藉,多年被文玩收藏市场蹂躏,一代名窑,已是千疮百孔。正如《茶道生活》杂志记者所说的“封山已晚,一代名窑,终成齑粉”当代建盏,踩着伤痕累累的古窑,依托文玩收藏市场完成身份的转变并在其反哺下,蓄势待热。

协会的成立与政府的重视
2013年,建阳建窑建盏协会成立,成立之初从业者并不多,据报道称当年从事生产的企业仅有十六家。谋求在文化与旅游上有所建树的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于 2013 年 12 月 16 日公布了首批 12 名“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开启了建盏的崛起腾飞之路。
崛起前的赋能-腾飞前的预兆
14 年和 15 年对于当代仿制建盏而言,像是即将出嫁的女儿,各种好事来临,建阳建盏文化街的设立,带着恢复古老黑瓷文化的光环,走进顶流媒体央视的舞台,在《隐身东瀛的瑰宝》、《远方的家》、《寻宝——走进建阳》的轮番报道下将建盏的知名度推向了高潮,这一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如今活跃在市场上的大部分中青辈匠人,都在在这个时期入局的,这个时期的建盏匠人、商家、投资者像是新婚的恋人一般,你浓我浓,郎情妾意下共同分享这个空白的市场。

而被媒体、商家、厂家共同渲染出的收藏、独一无二、软化水质、大师手作标签的建盏,开始席卷全国的大小茶叶店、高端会所、收藏市场,以锐不可挡之势,快速地占领了原来的白瓷、紫砂的市场份额,所有茶客以拥有一只建盏为荣,2015年开通的合福高铁,更是助推了建盏的发展,拉进了商家和厂家的距离。建盏完成了第一次的原始积累,也创造出了一夜爆富的神话。

“众星拱月”的高光时刻

经过几年的沉淀,建盏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引燃这一产业的突飞猛进的是当年厦门金砖五国会晤,建盏如主题名“众星拱月”般存在,成为赠送给参会的外国首脑的礼物,盛会的这一消息戳中了从业者的兴奋点,在集体兴奋之下,开启了荣耀的高光时刻,这一年也迎来了属于建盏的盛会,建窑建盏文化博览会召开,市区的所有酒店都被远到的客人占满,高朋满座,杯盏交错间,无不表示出朝气蓬勃向上的建盏有无限可期的未来。

而这一年的盛会,所有的目光和流量几乎被一位中国大妈赚走了,这位资深的建盏匠人身上从来不缺少话题,2600 万元落槌的“万山可染”成为街头巷尾八卦的谈资,也无形中推动了建盏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瓷器,还有流传于朋友圈的“细妹笑”,成为点缀这个行业发展的趣事。

一位日本的匠人,用了毕生的精力研究建盏的烧制,而建阳的匠人们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攻克了各类技术难关,无论是油滴、兔毫、“类曜变”以及各类形形色色的釉面,这些夺眼的釉面,快速地抢占市场,以釉面创新为核心,建盏的匠人以三个月到半年为一个周期轮流坐庄,成为圈内的顶流名师,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强劲而快速的釉面创新能力、备受追捧的明星产品,常刷爆朋友圈,每次的聚会都是欢乐的海洋,大家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

渠道的演变-自他而始,由盛转衰

欢笑背后,人潮之外,几个从外地归乡的年轻创业者,开始用当时并不看好的直播业态打开了建盏销售的潘多拉盒,几年之后,直播改变了建盏销售的业态。依托收藏崛起的建盏横扫文玩市场、茶叶市场和微信朋友圈,填充原本空白的市场,创造无数的财富神话,以农民、商人为主的从业者群体,化身为文化使者,开始奔走于全国各地的茶城、展会、会所,布道讲学,分享那些寥寥无几的文化知识。

在这种野蛮式的生存环境下“低素质、名不副实、恶意炒作、代工、人为操控价格”等,伤透了还没度过蜜月期的商家,面对转身离去的商家,它们并没有一丝丝留恋,迅速与平台展开了你浓我浓,相敬如宾的恋爱,各类小微平台等相继出现在建盏行业的各个角落,带着互联网基因的这些平台,经过一年左右的厮杀,猛然间发现这个野蛮生长起来的行业,正把它们和它们的用户当成韭菜割,幡然醒悟后,双双退出,保全自己的口碑。

接下接力棒的是某宝与某音,用互联网的快和准,直接触达消费者,不断地改变行业的风向,引领着某个釉面或某个价格区间的流行,建盏开始慢慢失去了文化附加值,由作品转变为商品,被裹胁前行的建盏从业者经历过一次次渠道变革的洗礼,带着血洗二级市场的原罪,开始走向魔性的发展道路。

文化的大旗下营销的玄学-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018 年起,可谓是营销、策划、推广的元年,各类大师、名人的荣誉、釉面及器型创始人、某某领域第一人、频频出现,各类奖项、评级、进修、专利、博物馆收藏拿到手软,各种营销方式,电视剧植入、明星代言、媒体背书,就怕那个慢了半拍,失去了销售的噱头,营销并没有罪,有罪的是夸张式营销。

 
有一个极有意思的现象,销售需要噱头,制造噱头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炒作,而炒作又会形成负面影响,形成了“炒作找死,不炒作等死”的怪现象。

建盏之父、建盏之母、指鹿为马、重新定义了“曜变”、无序涨价、抬高自己打压同行以及夸张式营销和无底线的炒作,案例多得简直是罄竹难书,玄学式的营销并不会带来什么好的结果,这些乱象像是悬挂在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最终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反噬。

 
江湖就是凭本事混饭吃的地方---但困境依旧
“德化釉、景德镇釉、木叶盏”等非建盏系的产品却横扫建盏圈,让其陷入两难境地,地理标志的保护与多样化发展未来的道路可能改变这座城市及这个产业格局,是成为代工的兼价的生产基地?还是优选小而美的黑瓷之都?

江湖就是凭本事混饭吃的地方,坊间流传的“外地釉",看似乱象,实则是无奈之举,遏制它的成长不如解决它的根本问题,“建盏的可塑性不强、创新不足、营销乱象丛生、失去了客户的信任”等问题,迫切需要改变,但电仿柴却是实实在在的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张冠礼戴、冒名造假等现象,都会把建盏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个中苦楚 唯有自知--宿命般的命运
建盏的崛起不仅带动了整个瓷器圈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为建阳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让这座 1800 多年历史的老城有新的活力,建盏的崛起是功不可没的。在这场黑瓷崛起的过程中的各路玩家,都有各自难以言说的苦楚,或许这就是手工艺的宿命,在慢与快之间,挣扎与抉择。

当代的建盏从零到一,不容易!建盏烧制并不容易,成本高、市场规模小、竞争大、成品率不确定因素大、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匠人。

一个中小规模的工作室,年开支可能近百万,一个匠人面对作品创新的同时又要兼顾销售、参展、产品包装、宣传推广、市场竞争、职称评定、奖项申报等等,经营难度可想而知。

商家更像是倒爷,没有核心的竞争优势资源、没有良性的市场、没有稳定的价格体系、没有营销上的噱头,在市场竟争中难以支撑营销、库存和人力成本。产业链上下游的参与者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不完整的业态下,如何应对各类问题。

无论如何,值得肯定的是那些坚守规则的匠人和商家,手艺活,就是需要手中的实力去证明它存在的价值。
 
一场让人又爱又恨的产业将去往何方?
 
建盏有一个奇怪的悖论,工业化、规模化才能支撑起地方的 GDP 和就业,有了就业和 GDP,才有地方的支持,建盏恰恰又是以非标化立足于市场,形成“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如何让偏离跑道的建盏回归?

回顾其它类似行业的发展,或许可以从中找寻规律,正值“七年之痒”的建盏当下,重塑游戏规则、必要的监管和自律,主动戳破泡沫,悬崖勒马,提升技能和创新,或许值得探索的道路。

面对才能改变
如果不能勇于面对事实,一味跟风,被市场和资本牵着鼻子走,建盏或许会迷失在当代。因过度透支市场的信任和过度的营销导致的衰败比比皆是。

一个产业的崛起不容易、见证七年建盏发展的老鸟恳请大家共同维护好市场,也珍惜自己的饭碗。

江湖多风雨,各自多珍重。我是茶圈阿斗,一个扶不起的茶叶爱好者,下回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