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吉寺后龙窑——寻找失落的文明还原宋代建盏

水吉寺后龙窑——寻找失落的文明还原宋代建盏

宝圣寺

距建阳三十里水吉镇,有一座千年古刹宝圣寺,始建于晚唐时期,其村庄因寺而得名,名曰“寺后村”。在宝圣寺的后方丘阜隆起之处正在仿建古法柴烧建盏的龙窑,仿造十余里外的著名建窑。

2

龙窑

出现于商代以专烧制瓷器的龙窑,因斜卧似龙而得名。依山而建,因地制宜的龙窑,借助由下而上的山体,窑火焰可顺势向上并借助窑内的回火设计,以达到省柴及长时间保温的功效。

3

寺后龙窑

寺后龙窑的发起人之一的谢林灿,根据多年柴烧经验及对相关知识的收集,在许多设计细节处理上堪称是精益求精。事实上谢林灿,不仅是多年柴烧建盏的老匠人,也是一位从事近二十年宋代建盏收藏、研究的收藏家,是当地知名建盏鉴定的“土专家”。

右一:谢林灿

他对建盏的偏爱,执着于具有老味“建盏”的烧制研究,曾使用电窑烧制、小型柴窑烧制,虽然烧制出极具特色精美的作品,但与宋代作品还是有不少的差距,他始终追寻宋代建盏的古韵。早期租赁他人龙窑烧制作品,在窑内气氛控制、保温效果上不甚理想。

柴烧建盏无论是在器型、做工、釉面的润泽度、还是龙窑柴烧特有的气色散发出幽幽的历史蕴味,成就一只古朴的建盏,宋代工匠已摸索出一条成熟的经验,夯土依山而建的古窑,能够为建盏的烧制创造良好的升温、保温、降温与窑内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下,对于建盏的斑纹形成、釉面的润泽度,犹如乡间炭烧慢炖的人间美味,垂涎欲滴。

对家乡这一文化遗产魂牵梦萦的傅建军、张君荣,是建盏发烧友,宋代老盏、电烧建盏、柴烧建盏如数家珍。常常与谢林灿探讨工艺、技术等,在他们的影响下,身边众多好友为最质朴的建盏而寻觅。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做一古人,建一所古窑,烧一只好盏”成为他们共同的目标。

寺后龙窑在前期就十分注重宋代的“建设标准”, 仿宋的阶梯式的设计,在科技发达的当代,他们却选择最为原始的人工夯土砖。夯土砖不仅是单纯的仿宋工艺,其厚度与尺寸可以在烧制时提供良好的窑内气氛与保温时长,人工捶打出的砖,经过长时间自然的晾干,通过正方形与梯形的夯土砖将窑由外向内搭建成为一个窑顶圆形的窑身,长达近30米的窑身,分为11个相对独立的窑体,每个窑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观火口与投柴口便于观察窑温。

人工捶打的夯土砖

在每个相对独立的窑体间隔处,设计了并排多个小孔名为“导焰口”其目的在于将下层窑体的火焰透过小孔为上一层窑体营造近一千度的高温气氛,这个“导焰口”还有一个功能即是回焰功能,它可以长时间保持窑内温度。

窑体由下而上呈现梯形,这样的设计借助山体火焰顺势向上,为上层窑提供良好的气氛。在烧制之时,下方的第一个窑体并不装窑,而是林立众多直径20公分以下的木柴,燃烧而产生的高温为第二层提供近千度的高温气氛。

此时,两端的投柴口投入木柴,根据火焰颜色来判断窑内窑度,一般而言火焰为金橘色1200摄氏度左右,这需要非富经验的老匠人才可以准确判断,当第二层达到1200-1300度时,也为第三层窑体提供近千度的高温气氛,以此类推,每个窑体在长时间的高温下,以达到完美的窑内气氛,方可能出美得不可方物之盏。

4

规划

建阳的白塔山,黑白的岩石,层层叠叠如宝塔,在夜里发着微光

寺后龙窑工作室的几位发起人谢林灿、傅建军、张君荣,正在参与龙窑的搭建,从产地的规划来看,有餐厅、展厅、休息室、禅茶室、工作室及龙窑区域,他们更像是建立一个建盏文化交流、体验、寓教于乐的一个建盏发烧友的聚集地,近年来宋文化的流行以及大众开始寻求返璞归真的自然状态,禅茶文化的流行,质朴、典雅、古色古香的宋代建盏走向大众的茶台,他们正努力“做为一古人,建一所古窑,烧一只好盏、品一盏好茶、交一帮知音”的目标前行,实现他们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