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茶叶叫:建阳茶

导读

“黄坑红、漳墩白、建阳的水仙醇建阳做为老牌的茶叶产区,自然条件、工艺、历史、产量、贡献哪哪都不差,为何建阳的茶叶一直在小众市场里徘徊?今天我们来聊聊建阳的茶叶。

一、建阳红茶的香、白茶的鲜与水仙茶的醇

建阳在唐代就有制茶的记载,明代末清代初的时候还有出口到欧州,自从民国之后建阳制茶就从未中断过,八十年代国营茶厂的产量还排在福建省第五名。

黄坑的红茶,大约是鸦片战争时期从桐木关引进红茶的制作方法,开启了黄坑红茶的制作历史,黄坑的红茶都是运到武夷山星村等地以武夷茶的名义对外销售,成为了代工小王子。相比黄坑而言,漳墩的白茶会更早一些,这里是白茶的发源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摄氏度,非常适合白茶茶树生长,比福鼎用大白茶的白毫银针,早了一个世纪。在205国道的小湖镇入口茶界泰斗张天福老先生所题的“水仙茶发源地”苍劲有力,从祝桃仙洞走出去的水仙茶,在邻近的书坊、武夷山以及永春、漳平等地开枝散叶,用醇厚的茶汤,沁润每一位茶客的味蕾。

二、好山好水才有好茶

这里,可以满足你对大自然的所有想像和最佳的体验,虽也有“小桥、流水、人家”但与江南水乡不同,身后高山云雾缭绕,山色若隐若现的美景,一定会让你怡然自得,这里并不是什么乌托邦,这里是建阳红茶的产区,坳头村、五福洋、大坡村等不仅海拔高度、自然环境以及肥沃的土壤和疏松植被都是茶叶最好的生长环境,这里不仅种植还有大量的荒野茶树,北邻武夷山桐木村的坳头,是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海拔1000米以上,山场环境与制作工艺与桐木村基本是一致,这里的茶都有显赫的背景。

山场,是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好山好水才有好茶,而五福洋自然环境优越不说,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荒野的菜茶,自然、原生态,山顶的水库有武夷天池之誉,无论那点,都值得细细评说。

三、天时、人和的建阳茶叶

01

“白茶卖不过福鼎、红茶知名度不如桐木关、水仙不如武夷山”是真的吗?

                    不是!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其实还有一句“但寸草不生”。虽有天然的优势,缺了地利的局面,岩茶的出众与金骏眉的突起,让建阳茶,在夹缝中生存,本质就是输在了酒好也怕巷子深上。

建阳的茶叶有它独特的韵味,来自黄坑红茶,香气鲜纯,收敛性的温顺口感,像是大家闰秀,不仅外形美丽,而且内涵出色,产自漳墩的小白茶,淡淡的清香,柔和的茶汤,入口不苦不涩,回味起来仍是甜意,是一位温婉可亲的女子。芬芳多姿的建阳水仙,“醇厚”是它的名扬中外的利器,多变的芬芳香味、浓郁、甘、鲜、滑爽,不断地侵夺你味蕾。

无论多有特点的茶,都需要懂它的茶客,而茶叶又是地方保护比较严重的产业,2002年武夷山市申报原产地保护把“武夷岩茶”限制在武夷山市地域范围,把建阳水仙和武夷水仙割裂开来,实行地域割据的保护措施,最近这些年建阳对茶叶的重视,建阳茶叶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折时刻,希望建阳茶叶,未来可以凭借自身独特的韵味,在茶的市场有一席之地。

四、建阳茶叶它需要一个标签

漳墩白茶近几年政府的大力推动,在市场还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借助“南坑小白”以及“小白茶发源地”特有的环境,凭借独特的口感,俘获大批忠实粉丝,建阳茶叶走出小众市场,唯独欠缺一个用户快速认知标签或者欠缺一个公众品牌。

一提到白茶,福鼎可以划上等号,一提到岩茶是不是联想到武夷山?这是标签化思维,可以快速的让消费者对于地域的品牌理解,不需要思考,固化用户的判断,现在信息量超载,标签化可以让用户快速记得茶叶的特点。建阳漳墩白茶似乎,走出一条山场标签品牌的道路,南坑小白,曾经有幸品尝过漳墩的荒野小白,淡雅清香,确实不错。

我是茶圈阿斗,一个扶不起的茶叶爱好者,下回聊!